中国股市大变局?风口变了!

时间:2023-04-10 13:43:37 | 浏览:596

文/慧净我和朋友王五前些天通电话闲聊,他问我能不能教他炒股?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教人炒股没朋友,朋友之间不教炒股的。王五是机关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并且去年提了正科,要忙的事情也更多了,怎么会突然想到要炒股呢?王五告诉我说,工作虽然很忙,但生活

文/慧净


我和朋友王五前些天通电话闲聊,他问我能不能教他炒股?


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教人炒股没朋友,朋友之间不教炒股的。


王五是机关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并且去年提了正科,要忙的事情也更多了,怎么会突然想到要炒股呢?


王五告诉我说,工作虽然很忙,但生活压力也很大。这些年,机关里的福利待遇在缩减,房子又赶上房住不炒,增值空间有限,所以,想要学一学投资,让资产能够跑赢通胀。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放眼看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负债驱动经济发展,钱都是越印越多。2023年1月,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这些天量的钱该往何处流?


过去数十年,美国的钱主要流向了股市,中国的钱主要流向了房市。不过现在及将来,中国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房价上涨空间将会有限。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今天的股市就像是20年前的房市,将会承接天量资金,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而我们人生发财靠周期,抓住一波,能够成为中产,抓住两波,则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我们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波资金从房市流向股市的大周期。



2月15日,《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指出: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党组在《求是》发表文章提到: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实施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我个人的理解是,“房住不炒”并不是短期定位,而是中长期都要坚持下去的定位。


至于房地产目前遇到的问题,我们将会更多地通过“调结构”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比如每个城市都在因城施策,出台政策支持刚需房,支持生育政策、人才政策,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等。


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将来房地产市场通过“调结构”,公益的部分归政府管,金融的部分归市场管。


公益的部分归政府管意思是,刚需改善、二胎三胎、大学生等确实需要住房的,这部分房子要有公益性,将来的思路可能是由政府参与进来的长租房、公租房等,而不是单纯的企业参与,以免暴雷等。


金融的部分归市场管意思是,投资性质的住房,比如别墅、大平层、二套、三套房等,这部分房子将来可能会逐渐放开限售年限等交易限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由市场供需充分定价。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


总结一下,“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价也许还有上涨空间,但是超额的收益、暴富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所以,将来经济发展中印的钱,难以大规模地流向“赚钱效应较小”的房市。根据国外经验,股市将会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资金蓄水池;股市的年均收益长周期看能突破10%,要好于房产、国债、黄金、原油等资产,能够有效地跑赢通货膨胀(见上图)。



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这样看,我们股市能否像美国股市80年代中期,一举突破之前数十年的震荡区间,走出40多年的大牛市?能否承载我国房地产市场溢出的长期资金?


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进行回答: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经济及股票市场都陷入了迷茫期;股价长期区间震荡,也间接反映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越南战争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技不断的创新,技术不断地从实验室落地到具体的商业化;消费电子为主导的产业链催生了新兴消费场景,激活了民众的消费需求,美国经济找到了新的发力点;


20世纪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美国商品没了竞争对手,顺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启了全球化;全球资金开始涌向美国资本市场,美国股市彻底放飞自我。


因此,我们从美国股市发展史中可以得到答案:只要股市的制度完善、经济的结构创新,那么上市公司的利润必将稳定向上,资金也一定会踊跃流入股市,推升股市走出长牛,跑赢通胀。


数据来源:wind、叶檀财经


我们的股市是摸着石头过河,必然会走美国当年走过的路,要经历制度完善、经济创新的过程。如此,资金才会放弃金融空转,切实流入股市发展中。


过去数十年,我们股市的上证指数长期在3000点区间上下震荡,期间经历了06~07年“五朵金花”、14~15年“创业板牛市”、16~17年“白马股牛市”等。


过去数十年,我们股市的前十大权重股,也从早期单一的银行板块,逐渐演变成现在多元化的消费(贵州茅台)、通信(中国移动)、科技(宁德时代)及银行板块等。


过去数十年,我们的股市在3000点震荡中,经历了太多,沉淀了太多,也准备了太久。但是,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2019年,科创板开板,同时试点注册制,则把我国股市的制度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为包括外资在内的全球资金流入我国股市,扫清了大量的障碍。


2019年以后,我们的退市制度逐渐完善。比如2019年至2022年,退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1家、16家、20家、42家,退市企业数量创出历史新高(见下图)。


数据来源:德邦证券


2019年以后,我们对股市的各项违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比如药明康德公司股东上海瀛羽,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以2亿元的罚款。


比如福建牛散王宝元控制145个证券账户违规交易,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1.43亿元,被处以4.28亿元罚款,总计被证监会罚没5.71亿元。


比如胜通集团债券违约,相关的中介机构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粤开证券、国海证券等被证监会分别警示,并分别罚款数千万元。


股市注册制度的完善,大幅提高了股市违规操作的成本。无论是股东、庄家、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还是券商等中介机构,只有触碰红线,都将会受到强监管。罚没金额也越来越多、犯罪责任也越来越重,均创下历史较高记录。


总结一下,我们股市的制度目前是“有进有出”,违规成本高昂。同时IPO企业的科技创新含金量也越来越足,这些将会极大地优化我们股市的传统权重构成,吸引包含房产资金在内的长期资金流入。



我国股市事实上,不仅已经有了承接天量资金的经验,也有跑赢通货膨胀的经验。


根据腾讯报道,外资(北向资金)近年来持续净流入我们股市,外资持有股票市值由2014年的1454.2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08万亿元,增长约20倍;市值占比由0.4628%上升至4.03%,增长近10倍(见下图)。


外资的流入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承接天量资金的经验,另一方面使得我们股市定价越来越成熟,股市估值的泡沫很容易挤破,股市价值的洼地也很快就被填满。


另外,根据腾讯报道:2021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达到1131.8亿元,投资收益率4.27%。社保基金成立以来至今的21年里,年均投资收益率8.3%,累计投资收益额17958.25亿元。


社保基金盘子大、运行久,数据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运行21年、年均收益8.3%,说明我们股市有跑赢通胀的基础。


数据来源:同花顺


最后,我对王五说,


股市的短期波动,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近期人民币贬值、即将公布的年报季报、即将召开的3月份重要会议期、市场情绪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股市资金短期内的分歧加大,放大股价波动,进而影响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状态。


所以,我们如果有本职工作,且没有足够的精力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景很有信心,并且相信“钱将来会越印越多,房产上涨空间有限”的朴素道理,愿意长期投资,以期资产跑赢通胀。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广泛投资一些指数,这样可以起到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业的公司股份的效果,并且应该分期分批购买。


我给他举了个例子,全球顶级量化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最新的前十大重仓中,美国标普500指数ETF位列第一,占投资组合比例为4.33%。此外,新兴市场指数ETF也在桥水基金前十大持仓中。


我总结了下,继续对王五说道,


今天,中国股市已经不是十多年前的股市了。十多年前的股市遍地是“银广厦”,简直是“修罗场”;今天的股市越来越成熟,“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各路资金极大可能会逐年流入股市,抬升股市重心。


假如忽略股市的短期波动干扰,今天不投股市(沪深300、创50等指数),极有可能就像20年前没有买房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相关资讯

2023年房价回暖?中国房地产的真相让人不安

有的人,为了给房地产站台,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近期,某媒体爆了个大新闻:“房价结束11个月连跌,住宅均价上涨4.1%,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一些自媒体也开始起哄,搞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大会定调,房价又要涨了?”“房价

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新变局”,两大趋势下,房产走势将日渐清晰

一提到房价,很多人就感觉到很害怕,因为钱好多年,我国的房价就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买一套房对于存款不多的年轻人来说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也趁着房地产暴利的时候也从中赚了不少钱。但是这两年房地产的发展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一直处于一个不振

买房还是卖房?先要知道中国房地产的三点真相

文 | 刘建中 陈汐2020年,房地产行情火热。民营房企借了大量债务,盲目扩大规模。当时的普遍情况是,企业拥有一块钱却要干五块钱的事。2020年,房地产行业已经乱象丛生。有的企业,一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启动资金不到3000万元,即一块钱干

房地产将迎来“新变化”?内行:已买房的家庭,要提前做好准备

现在网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居民与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天生具有爱买房的特殊执念。事实上,解放前多数家庭都是租房居住,真正拿几根金条去买房的家庭非常少见。前些年国内居民之所以热衷于买房,主要还是房子有赚钱效应,投资房产能够实现快速致富。此外,

房地产传来“三个信号”,最近这两年楼市将会迎来新变局

王健林曾说过,任何一个国家房地产的发展鼎盛期都不可能超过50年,国内的房地产从70年代初开始发展,现在已经过去50年时间了,房地产是时候迎来拐点了吧!更多人认为房地产的发展时间是98年,1998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正式迎来“改革”,意味着商品

中国房地产怎么了?一边房住不炒一边全面松绑,到底能不能买房?

前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2020年之前,中国的楼市像火箭一样,到处开发,不管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在大量的拆迁,大量得建设,房产中介满大街都是,连扫地的阿姨都在分析国内的房价走势。2020年后随着调控的逐渐收紧,房子的交易量开始下滑,

从房住不炒,到租售并举:重磅动向出现,中国房地产迎来新玩法?

#2月财经新势力#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79篇原创文章2023年,就在多地楼市出现明显复苏,中介和舆论开始躁动,准备酝酿和迎接新一轮似乎即将到来的房价行情的同时,一些关键而又微妙的国家动向,正在发生。关于楼市回暖这事儿,值得开篇展开聊几句。年

房地产或将迎来4大新变化?内行:已买房的家庭,需提前做准备

自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调整的趋势,但是国内整体房价仍居高不下。资料显示,2022年11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90元/平方米。二手房价格要稍好一些,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911元/平方米。这就意味着,随便在这些城市买

楼市要变天?2023年三大房产趋势,预示房价可能上涨

整个2022年,楼市一片哀嚎,不管是开发商、银行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何去何从,前有房住不炒,后有连续13个月房价下降,开发商不知道三道红线到底能不能撑得过去,银行在发愁法拍房的数量能不能降下去,老百姓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买房。这一切的一切

展望2023:关于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接下来的走势发展研判分享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474篇原创文章:2022年,正式进入倒计时,随着最后一个工作日(12月30日)的结束,留给这个一言难尽的年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最后一天,就将迎来全新的一年,还有不到22天,对于所有中国民众心心念念的辞旧迎新重要节日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餐饮加盟网今日金价网今日衡水九江头条新闻网古驰奢侈品花卉绿植网海尔空调资讯网宝宝巴士故事网今日长治途牛旅游资讯网卡塔尔世界杯育儿知识网汕头新闻资讯网今日渭南考研信息网
股票是企业发给股东证明其所持有股份的一种有价证券,它可以作为买卖对象和抵押品,是资金市场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股票作为股东向入股,获取收益的所有者凭证,持有它就拥有的一份资本所有权,成为的所有者之一。
今日股市行情网 maizizi.cn©2022-2028版权所有